幼儿园礼仪教育反思幼儿园礼仪教育反思
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尺;礼仪是一个人美好心灵的展现;礼仪是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旅途中必修的一门课程。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己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好的习惯礼仪。同时,良好行为习惯是人类的文明素质的外在表现,坐、立、行的姿势是否正确不但影响着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,同时也是一个人内在气质和修养的体现。而幼儿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,是新一代的接班人,应该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,为成为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那么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向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?
一、
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。
幼儿园的生活是孩子模仿能力最强的时期。幼儿对教师的高度崇拜心理,使他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。可以说教师是幼儿的镜子,幼儿是教师的影子。所以,教师要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,努力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。作为教师的我们,更要十分关注自身的文明修养,努力以自身文明的语言、行为和高雅的风度、气质给幼儿以示范和影响。要以端庄优美的仪表影响幼儿。教师的衣着要端正,式样要庄重,色彩要素雅,让幼儿感到可敬可亲又可爱。要以文明优雅的言行示范幼儿。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交往甚至教学活动中,首先要带头使用文明用语,“请”、“谢谢”要挂在嘴边。这样的语言,不仅营造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,更重要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。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感染幼儿。爱孩子,不能只爱表现好的孩子,对于学习困难的幼儿,浅浅的微笑、鼓励的眼神、柔柔的动作都是无声的鼓励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,老师要微笑着说:“别急,慢慢来,想一想,我相信你能行的。”充满爱心的教师,定能培养出充满爱心的孩子。
二、开展特色活动,进行随机教育
1)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随机教育
幼儿每天在园都有学习、游戏、生活等许许多多的环节,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。因此,老师要做个有心人,善于抓住契机进行随机教育。如入园,离园时,说“您好”“再见”等礼仪教育,教学活动时的常规培养,游戏室和小伙伴友好相处;盥洗时的“节约用水、文明入厕”行为的培养;上下楼梯有序排队,不推我搡;户外活动时不乱扔垃圾,不采摘花草;小伙伴遇到困难或摔倒时及时相助等等。
2)在区域角游戏中让幼儿体验文明行为
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、爱好,创设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,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与区角游戏中。引导幼儿学会做文明人、礼貌待客,学会与人交往;引导幼儿在家庭中学会尊敬、关心长辈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;培养幼儿安静地游戏,不争抢玩具,有序地摆放、整理玩具。
三、家园共建文明社会,形成教育合力
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指出:“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。应本着尊重、平等、合作的原则,争取家长的理解、支持和主动参与,并积极支持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。”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时,我们重注引导家庭与园所保持教育的一致性。
幼儿园通过家长会,家园共育,半日活动等对家长进行礼仪教育,向家长宣传礼仪教育的重要性;组织家长学习文明礼仪知识;在日常交流中加强和家长沟通,使家长更加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,推动文明礼仪活动向家庭有效渗透。
从小养成孩子的文明及礼貌习惯,学会说礼貌用语,对孩子的发展和成长起到很大的作用。做一个讲礼仪的人,会让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,更加的美好,更加的辉煌!播下礼仪的种子,收获“博爱”的果实。作为我们,要“以礼带礼、以小带大、以练导行”,相信孩子一定会成为知规范、懂礼仪的文明人。